“416女团”走红:破圈背后的传承
http://www.lockbj.com 2022-01-14 09:58:37 【字号 大 中 小】
○林璐妍
近日,有这样一个特殊的“00后”团体接受了新华社的采访,这一消息也在短时间内成为热门话题,获得了极高的关注。这个团体便是“416女团”,团体成员是五位来自上海戏剧学院戏曲学院京剧表演专业的女学生。她们在热门古风歌曲中融入京剧元素,用戏腔给予观众一场别开生面的视觉盛宴。她们改编的《探窗》《牵丝戏》《关山酒》等作品都在各大视频平台收获了极高的播放量和关注度。视频中的京剧知识小科普也备受好评。
事实上,在接受新华社采访之前,“416女团”的几位成员就进行着戏腔翻唱古风歌曲的尝试,在网络上有了一定的知名度。五位女生演唱的行当包括老旦、花旦、程派青衣、梅派青衣。结合各自的唱腔特点,五位女生选曲翻唱,或独唱或合作,都取得了不错的反响。其中,让她们出圈的是拍完毕业照后一时兴起演唱的《赤伶》,在B站上就收获了近600万播放量;今年9月五人合作地六首戏腔串烧在B站上更是收获了1000多万播放量。“破圈”的背后是不断的练习与尝试,也反映了当下观众的心态变化。
传统文化:褪去“厚重”的外衣
在以大学生群体为主要用户的视频平台B站,“416女团”的五位成员发布了大量的联合投稿作品,下方的评论区不乏“我以前很讨厌京剧的,总觉得京剧很慢”“这才是正宗的戏腔”“京剧可以这样唱”之类的评论。置顶评论区中也有视频创作者关于各行当含义、特点方面的小科普。除了翻唱视频,女团成员们的vlog视频也记录下了她们换装、扮相、练功的时刻,让京剧这一历史悠久的国粹给人以眼前一亮的感觉。
诸如京剧这样的传统文化,过去的主要受众人群大多是中老年人,年轻人对于这些“厚重的”“过去的”文艺形式,似乎带有“天然的印象”。这种刻板的成见是片面的,不能代表传统文化的全貌。“416女团”成功“破圈”的背后是传统文化的“新生”,她们通过一则则视频给了人们不一样的认识,用年轻人喜欢、习惯的方式来演绎戏腔,让更多的年轻人了解京剧,进而喜欢上听京剧。传统文化正在褪去那层“厚重”的外衣,以更本真的面貌为人熟知。这样“流行歌曲+京剧戏腔”的尝试不仅拉进了人们与传统文化之间的距离,也让传统文化在新时代依然焕发出勃勃的生机。
青年学生:追寻心中的“热爱”
“416女团”的五位成员都是标准的“00后”,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新青年。她们从小学习京剧,对京剧有着难以割舍的感情。她们无疑是幸运的,所学的专业也是热爱的事业,热爱的事业又是需要传承的国粹。青年学生如何对待自己所学的专业是很多青年学生心头的疑惑,而“416女团”的走红也给了我们这一方面问题的启发。
也许大部分大学生无法像“416女团”那样,从小耳濡目染,在读大学之前就对专业有一定的了解,但是应该认识到大学生在大学进行专业学习的意义以及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大学是青年学生走向独立的开始,在这个自由的天地,大学生可以尽情地施展自己的才华,勇于尝试并挑战自我,这也是大学生活最美妙的地方。我们总说“中国青年始终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青年学生如果能在求学时找到自己心底真正热爱并愿意为之付出努力、执着追求的事业,这样的的大学生活无疑是有所收获、难以忘怀的。当学生们愿意运用所学,在所爱的事业中不断前行,那么我们就可以看到一派大放异彩、百花齐放的景象。青年学生不仅可以实现个人价值的追求,也在尽力承担着自己的社会责任。“416女团”的走红正让我们看到了青年学生这样的风貌。
新的时代:坚守民族的“文化自信”
近年来,我国打赢了脱贫攻坚决胜局,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经受了新冠疫情的重重考验,我国的综合国力正逐步上升,取得了一系列令世界瞩目的成就。我国民众的心态也有了很大的改变,慢慢地重新发掘我们的传统文化,曾经的“鲜为人知”正逐渐成为如今的“脍炙人口”。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和丰富的传统文化,这些都成为了我们新时代新文化发展的基础。“古风”也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应运而生并逐渐得到年轻人的追捧。这些守正创新的文化作品也得到了许多年轻人的支持。
新华社在采访视频的简介中称赞五位传承国粹、传承非遗的女孩们“声声都是文化自信”,这份自信的底气根植于我们丰富的文化资源、我们日渐强大的祖国。越来越多“国风作品的出圈,反映了人民群众更加强烈的民族认同感和文化自信心。坚守民族的“文化自信”,也是这个新时代的呼声。在这样一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新时期,作为国民的我们保持文化自信,认同民族的优良传统和优秀文化成果,不仅让我们的文化事业后继有人生生不息,也有利于提升我们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从而共同为祖国的发展添砖加瓦。值得庆幸的是,人们已经认识到这一点的重要性,“热爱”之中的“自信”不会消失,“破圈”背后的“传承”永不止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