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与希望 灿若千阳
http://www.lockbj.com 2021-09-09 10:09:30 【字号 大 中 小】
○张璐
近期阿富汗局势有新变化,刷新闻的同时被网友推荐,开始读起了《灿烂千阳》。
本书是以阿富汗圣战和塔利班战争为大背景,讲述两位女性的遭遇。
故事先出场的是身为“哈拉米”的14岁小女孩,她叫玛丽雅姆。“哈拉米”是私生子的意思,除了父亲扎里勒每周四到访给她带好玩的新奇玩意儿,又或者村里的好心人教她诵读《古兰经》,其余时候都在无知和咒骂声中长大。一次离家出走彻底改变玛丽雅姆的生活轨迹,她被安排嫁给远在喀布尔的快50岁的鞋店老板拉希德。
像网友调侃的:“生活嘛,总是起起落落落落落”。玛利雅姆的人生更是从沼泽陷入深渊。一开始,扎里勒对他百般呵护,怀孕之后,更是“每当公共汽车驶过路面的坑洼,猛地向前冲去,他就会伸手护住她的腹部”。可是,公共汽车上拴在腹部的安全带只是为了遇到车祸时,让身体不飞出去,只起保命作用。对着亲爱的怀着身孕的妻子,只护住腹部的行为,很难不让人猜测他只想要孩子,妻子不过生子工具。果然,一次意外,玛利雅姆流产,并在接下来的岁月里,遭受7次流产和拉希德无尽地拳打脚踢。
与此同时,邻居家的莱拉出落成亭亭玉立的少女。与玛利雅姆不同,她有爱她的父母,父亲是知识分子,在学校教书,从小对她的熏陶是“婚姻可以等待,教育却不行”。还有从小青梅竹马的塔里克。随着战争愈演愈烈,人们纷纷离开喀布尔。莱拉与塔里克被迫分离。后来一颗炸弹落下,莱拉家破人亡。
幸还是不幸?莱拉被拉希德救活,受他蒙骗,嫁给了他。原本万念俱灰的莱拉,发现肚子里已经有了她跟塔里克的结晶,为了两人的爱情,她决定要活下去。彼时,莱拉14岁,玛利雅姆33岁,拉希德年近古稀。
玛利雅姆看着莱拉一步步抢走她在家里女主人的地位,心生怨念。但是莱拉从一点一滴的日常让她懂得造成这一切的不幸是蛮横的拉希德和这个不公的社会。
结局不够完满,但却是玛利雅姆拼尽全力,成就了莱拉和塔里克的幸福。
莱拉和塔里克成功逃离喀布尔,来到巴基斯坦的一个安静小城镇。在那里,他们相亲相爱,可是在莱拉的心里,她的余生不该就这样籍籍无名的度过,她还挂念她那饱受灾难的国家,她还记得父亲跟她说过,等战争结束,国家需要她这样的知识女性,“如果一个社会的女人没有受过教育,那么这个社会就没有进步的可能”。
于是,夫妻俩重返故土。后来,莱拉在恤孤院教孩子们读书。
莱拉的伟大不仅在于把爱带给玛丽雅姆,带她逃离恶魔,更在于她宁愿深陷囹圄,也要拯救下一代。这让我想起不久前荣获“七一勋章”的张桂梅校长。
采访中的张桂梅校长,面容黝黑憔悴,衣着简朴,但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她眼里放着光——一定要让大山的孩子走出去,上一本,上清华北大。为此,她到处奔波,为筹建学校省吃俭用,裤子破了大洞都不知道,就这样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创办了全国第一所免费女子高中——华坪女子高级中学。
记者问她,为什么只办女子高中。她说,因为很多年轻孩子在家就是早早嫁人生孩子了。记者再问,这样自己的生活不就都没有了么?她说,就忙一下一整天就过去了。她是如此从容,对自己做的事情又是如此轻描淡写。她把大山里的孩子当成自己的孩子,她把辍学的孩子又捞回来继续上学。问她,为什么要这样做?她说,这样可以救一代人。
采访看到这里,我已泪流满面。国家强盛国运蒸蒸日上,就是因为有这样“俯首甘为孺子牛”精神的人做奉献。
曾经我们的国家有五亿四千万人,其中文盲占四亿,正是由于“扫盲运动”和一代又一代如张桂梅校长的努力,现在文盲率降至2.67%。
书中莱拉也在做着这样的努力,我相信阿富汗也有很多如莱拉、张桂梅校长式的人物,通过她们,这个饱受战争摧残的国家能走上正轨和平发展,人民能真正沐浴在太阳灿烂的光芒之下。